中國移民心向祖國  左右香港政局
自由日報    2009年6月29日

許鞍華導演的影片「天水圍的日與夜」,讓人注意到中國移民來港的生活情況。位在新界西邊的天水圍,因生活條件低,聚集許多中國新移民。但他們對民主派的支持偏低,也形成另類「天水圍現象」。 

香港被中國併吞將近12年,政黨屬性主要可區分為親中派與民主派兩股勢力。 

立法會的選舉,民主派在各選區平均囊括六成的選票;但在地方基層的區議會選舉,支持情況則倒轉,民主派大概只有三成左右的支持度。上週剛結束的港島灣仔區議員補選,又由親中的「民建聯」獲勝。 

屬民主派的香港「職工會聯盟」秘書長、也是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便分析,中國新移民較不支持民主派,一來北京已經成功建立起愛國主義的意識形態,這些移民來香港,雖希望追求更好生活,但也反對太批評中國政府。 

另外,選區同樣涵蓋天水圍的李卓人說,這些新移民多是親中政黨主要組織經營的地區。 

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更說,民建聯在籠絡新移民工作上,很有心得。包括這些人要來香港前,中共方面便已先做好一定的組織工作,容易對民建聯有印象。民主派在香港面對的競爭,不單是親中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 

不過,雖然親中派積極經營中國新移民,但中國新移民生活並未因此改善。以天水圍為例,媒體工作者所撰「天水圍師奶」一書中,就披露因失業而向港府領取綜援金,天水圍所佔的數字是全港第二。 

二○○七年香港區議會選舉,親中派大勝。香港大學地理系提出報告說,中國新移民集中的地區,泛民主派的得票顯著下降;隨著中國新移民人數攀升,由此反映新移民未來在地區選舉中,將產生更大影響力。尤其,香港七百萬人口中,中國新移民約佔一成六,且比例正逐年提高中。 

曾在天水圍一帶進行社區服務的香港「職工會聯盟」組織幹事宋治德觀察說,天水圍因地處偏僻,聚集了嫁到香港的新移民家庭,她們的老公多是營造工人或老人,民建聯就組織許多婦女會或家長會,進行影響。雖然香港法律規定新移民必須七年後才擁有投票權,但宋治德認為,她們也能間接影響身邊丈夫的投票意向。 

兩人也不約而同談到政黨間的不公平競爭。李卓人指港府雖對選舉經費的規定很嚴,但並未規範政黨的活動經費,平常如何花費,都沒有限制。何俊仁也抱怨,向官方申請的活動經費,民主派也不易取得,這些都是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