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民黨御用「戒嚴大師」張劍寒暴斃

2014年7月7日

台大政治系退休教授、前台大法學院院長、戒嚴法御用學者張劍寒(又稱「戒嚴大師」)落水溺斃。張劍寒是台灣的外省人(江蘇沛縣)、國民黨員。

張劍寒暴斃
張劍寒

1949年腐敗的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逃亡台灣,自1949年至1987年(共38年,稱為「戒嚴時期」)在台灣實施戒嚴,並針對台灣所有公私機構單位實行連坐刑事處罰制度,該制度是戒嚴時期遍及台灣絕大多數人口的基本政治審查制度之一。在戒嚴時期,台灣平民受軍法審判、出入境及出版物由國民黨軍隊管理,人民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被剝奪,即所謂黨禁、報禁、海禁、出口旅遊禁等,在此段時期言論自由受到普遍限制。國民黨用相關法令條文對民主人士、政治上持異議人士(多為黨外人士)進行逮捕、軍法審判、關押或處決,戒嚴時期台灣常有人突然失蹤,不時傳出冤獄,俗稱「白色恐怖」(White Terror)。

戒嚴時期軍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約6、7萬件,受軍事審判的政治受難人至少20萬人。光是以1950年代的前五年為例,國民黨在台灣就至少槍決政治犯(political prisoners)共4,500人左右。

台灣日治時期(1895年至1945年)由日本統治。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台灣亦在短時期內本土政黨運動及社運發展蓬勃。台灣人自發地組織近代政治社團、文化社團、和社會社團,採用具有清楚政治意識的宗旨,以此結合意識相近、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為運動所設定的目標努力。而這些運動多少也促進社會文化的改善。1936年,集結台灣進步作家的台灣文藝聯盟、台灣新文學相繼成立。表面標榜為文藝運動,實則是具有政治性的文學結社。1939年成立的「台灣詩人協會」,或1940年擴大改組的「台灣文藝家協會」。

在文化而言,台灣文學主要探討台灣人的內心心靈以及台灣文化的本質,表面看似平淡,其實這是政治運動、社會運動所帶來的衝擊和反省,台灣文學界和藝術界人士開始思考台灣文化的問題,以及嘗試創立屬於台灣的文化。日治時期具代表性的作家有:賴和(《一根扁擔》)、楊逵(《送報伕》)、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等人。

除了社會運動相結合的台灣日治時期文學之外,台灣接受西方文化最高且最有成就的莫過於美術,也著實出現不少知名的畫家。清據時期(1683年至1895年),台灣並無所謂西方美術概念。在畫工職業受鄙視情況下,中國山水人物畫發展也極為有限。1895年,台灣邁入日治時期之後,藉由移民台灣的日籍教育家帶來的美術教育,開始將西洋繪畫、日本畫的等技法與寫生的概念,傳入台灣。成為公學校學科的西方美術,不但打下台灣美術欣賞的基礎,也在傳承中,出現不少知名台灣畫家。

台灣在日治時期,於社會、經濟以及教育文化水平上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與其呈強烈對比的是二戰後逃亡到台灣的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治台失政與長期戒嚴下的獨裁統治和「白色恐怖」。

香港在港英時期,於社會、經濟以及教育文化水平上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與其呈強烈對比的是1997後香港特區傀儡政權治港失政、鳥籠政治和「香港大陸化」。台灣有張劍寒,香港也有譚惠珠(Maria Tam)、 梁美芬 (Priscilla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