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殖民主義的幫凶(二)

2015年5月6日

學聯是中國殖民主義的幫凶(accomplice)

「失竊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s)」,是指澳洲政府在二十世紀初期,至一九七O年代,實行同化政策,加逼澳洲原住民的兒童永久性地帶往白人家庭或者政府機構照顧,以「白化」他們。「白化」政策令數以萬計的原住民家庭被強迫分離,更有原住民兒童被虐待、忘記自身的語言和文化,甚至性侵犯。「失竊的一代」是澳洲歷史上黑暗的一頁,而澳洲白人並沒有忘記這段歷史。

在一九九三年,時任澳洲總理保羅·基廷(Paul Keating)承認,去屆白人政府的多項政策和舉動,破壞了原住民的生活模式,包括推行「白化」、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十五年後,時任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Michael Rudd),在國會代表澳洲政府發表聲明,對以往政府推行的白化政策,正式向澳洲原住民道歉,並承諾改善原住民的生活水平。

上述例子可見,現屆政府為去屆政府的決策失誤,向受害群眾道歉,並非不合理,亦非罕見。或許,讀者會問,澳洲政府處理同化政策的方法,與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簡稱學聯)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 HKFS)有何關係呢?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應先了解學聯的現況和歷史。

現時本港各間大學就是否退出專上學生聯會議論紛紛,港學、浸大和理大而退出了學聯,城大亦正在進行退聯公投。不少學生市民都對退聯一事不甚了解,本港「左翼(膠)」更指退聯令「共產黨最高興」,筆者反而認為,退聯的一大主因,是由於其在歷史上是一個離地和犧牲本土利益的組織。

學聯是中國殖民主義的幫凶(accomplice)

以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為例,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一九八二年九月訪京期間向記者表示,三條與香港主權相關的條約,包括《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依然有效。事後,理工學院學生會和中文大學學生會發出聯合聲明,指出「中國對香港擁有主權是個原則問題」。它們亦有數十名成員到布政司署,向戴卓爾夫人示威,並高舉寫上「DOWN WITH THE UNEQUAL TREATY」,亦有成員舉起「侵華條約不容肯定」的木牌。

為了表達學界對戴卓爾夫人言論的不滿,以學聯為首的各大專院校決定採取集體抵制行動,不出席戴卓爾夫人在港督府段舉辦的招待會,以示抗議。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當時學聯是支持香港「回歸」中國,反對英國在一九九七年後繼續擁有香港主權,而在一九八四年的第廿六屆學聯周年大會上,聯會通過了重要議決案,當中第一條的內容如下:

「我們堅決反對和不承認不平等條約—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1860年的「中英北京條約」和1898年的「中英拓展香港界址專條」。我們堅持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香港最終必然回歸中國。」

會議上,各代表亦希望中國能夠與台灣在「適當時候統一」,並會加強兩地(台陸)人民的聯繫,最終統一中國。決議案中的第九條更修改了以往工作方向,由「放眼世界、認識祖國、關心社會、爭取同學權益」改為「放眼世界、關心祖國、建設民主香港、爭取同學權益」。

不過,當時香港的普羅大眾,是否如滿腔赤血的學聯小子一樣,希望香港「回歸」中國呢?上年政評人林鴻達曾經撰文,引用香港革新會在一九八二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4%的受訪者支持1997年「回歸」中國,而有70%的港人卻支持維持現狀,另有33的受訪者支持香港受英國或聯合國托管監督下,達至自治和獨立。上述民調可以反映,大多數香港市民並不希望香港「回歸」中國,而當時不少報章,例如《工商日報》亦反對香港由中共接管,並希望維持現狀。

可是,當時一眾學聯小朋友,卻脫離民情和現實,只懂追求腦海中的「民主中國烏托邦」,甚至與希望維持英國管治的香港政界人士對著幹,犧牲了本港的利益。當英國決定在一九九七年放棄香港主權,包括鍾士元、李鵬飛和羅保在內的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在一九八四年五月九日發表聲明,對英國和香港的聯繫即將撤除感到失望,他們要求英國國會在獲悉香港基本法的詳細條款後,才與中共就香港前途問題簽署協議,並認為英國要與香港保持若干程度的聯繫。部分議員更赴英,會悟英國官員和國會議員,向他們反映香港人的心聲。

可是,行程受到英方官員的阻撓,以及批評,英國國會香港事務組主席布力克,批評兩局議員聲明「過分悲觀」,並不受至白金漢官和西敏寺的歡迎,而前港督麥理浩更在上議院,指聲明未經仔細考慮,不合時宜。正當為港人請命的兩局議員,在英受到各種打擊的時候,學聯卻在同年五月十一日發表意見書,認為兩局議員打擊信心。意見書稱,中英談判不應包括制定基本法,而應在簽署香港前途協議後,由香港人參與制定。意見書亦批評兩局議員的立場書沒有提到政制民主化,令學聯感到失望。

學聯的舉動,無疑打擊了在英進行遊說工作的兩局議員的代表性。當時對兩局議員來說,首要任務是希望英國要與香港保持若干程度的聯繫,避免中共全面接管香港,而非政制民主化。至於學聯就制定基本法的立場,變相令中英聯合聲明的內容,變得簡短和模糊,削弱了聲明的約束力。當時的學聯小朋友,或許忘記了聲明是國際條約,若然基本法的條文或主要綱領(例如0708雙普選、特首提名方式)都寫進聲明,中共就不能通過人大釋法,把雙普選推遲至2017/2020年、及以831決定落閘了。

我們或許試想像,在一九八二年中英談判開始前夕,學聯鼓動數萬名市民佔領中環大會堂對出的干諾道中、和平紀念碑,以及高等法院對出的皇后像廣場,以及對岸的尖沙咀彌敦道一帶,高呼「支持戴卓爾夫人」、「九七後不要赤匪佔港」等口號,要求英國國會和香港總督尤德爵士答應中英談判要有港方代表,以及九七後繼續由英國管治的話,將對中共構成很大壓力,即使英國未能有九七年後延續管治,但亦有利英方在談判中獲得更多籌碼。當然,歷史是沒有如果的。不過,學聯的確背付著出賣香港利益的罪名,為了「民主中國烏托邦」,多次打擊爭取維持現狀的香港市民。所謂「出得嚟行,預咗要還」,加上在佔領運動的表現,令學聯正在受到懲罰,學生正在用選票向這個賣港組織說不,情況實在不容樂觀。

筆者認為,學聯若然想生存下去,就應該學習澳洲政府處理「失竊的一代」問題的方式,以及前任首相保羅·基廷和陸克文的勇氣,向香港市民承認前人政治路線失誤,並且就此向港人道歉。學聯秘書長可考慮招開記者會,以學聯的身份發表聲明,與前人擁抱的「大中華主義」路線劃清界線,放棄與違背本土利益的立場,例如支援中國新移民,並向港人保證將以本土利益作為優先的抗爭目標。這樣,學聯才有機會避免滅亡。

資料:

李後(1997)。回歸的歷程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金陵出版社 (1984)。基本法面面觀。香港。

英首相重申條約要遵守 歧見待談判解決 有信心達成協議。 (1982,9月28日)。香港工商日報,1。 more

反對英相所說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言論 香港學生團體聲明 新華社電訊昨報道(1982,9月29日)。大公報,4。 more

學聯確定工作方向關心祖國建設香港週年大會圓滿結束選出新一屆職員。(1984,3月3日)。大公報,6。 more

兩局全體非官議員促英國獲悉基本法後才正式簽協議。 (1984,5月10日)。華僑日報,1。 more

指出大多數市民以港為家學聯昨發表意見書對議員聲明提質疑派代表訪兩局認為議員聲明打擊信心。(1984,5月11日)。大公報,4。 more

李文 (1984,5月13日)。對九位議員聲明之觀感。華僑日報,4 more

(1992) Paul Keating’s Redfern address – 80 Days That Changed Our Lives – ABC Archives more

(2008) National Apology to the Stolen Generation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