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哲學台獨」到「哲學港獨」? (一) 簡述廖文奎的民族主義思想轉變

2013年4月17日

「港獨」與台獨?

直到今天為止, 只知「建設民主中國」而漠視「香港本土優先」的大中華膠,依然在香港社運界大行其道,無須逐一開名。連「自治」也十分抗拒,更不要說討論「港獨」了。然而,在本土派方面,也不見得人人都很「勇武」地討論港獨問題。最少某教主已經言明「只須自治,無須港獨」,出現了龍獅旗與香港旗之爭,而少數真正討論港獨的人依然很少,亦 僅有2004年成立的「我是香港人連線」真正主張港獨;說得最多「港獨」的其實只有中聯辦和港澳辦。

這不是很奇怪嗎?香港「被回歸」已經發生了十五年,一國「偽兩制」已經存在了十五年,為何香港社運界與政界主流仍放不下那種大中華民族主義呢?台灣卻恰好與香港相反;由1945年「被光復」起,到了1948年,廖文奎等人已經受夠了中國中共政權的壓迫,由「中國民主夢」中驚醒,迅速與中國割席,主張台灣獨立。接著台獨運動不斷發展,當中右翼也有,左翼也有,最終由「極少數叛亂分子」變成今天的「多數」。

或許,研究台灣哲學家廖文奎的政治思想在四十年代發生的巨變,尋找其理性基礎,我們就能真正就港獨問題作出初步的哲學思考。

而我不知道廖文奎是誰?

廖文奎 (1905~1952) 是香港哲學界一個陌生的名字,儘管他曾是港大哲學系的教授。哲學上,他講實用主義;政治上,他談民族主義。兩者已經足以使勞思光老師強烈恥笑;事實上,在僅有之文獻中,我仍未發現新儒家有太多與廖氏交鋒的文章留下。然而,英年早逝的廖文奎來頭卻不少;身於台灣西螺,為客家望族,是長老會會友,在日本唸中學,在中國唸學士,在美國唸碩士和博士,通曉漢、英、法、德、日語,富有跨文化之經驗,為其政治哲學思想奠下基礎。

思想框架:社會行為主義 (Social Behaviourism)

廖文奎在二十年代於芝加哥師從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 與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 ,並且受後者提倡之社會行為主義影響,以「行動為分析的基本單位,以社會團體的組織行為解釋個人行,同時藉由行動可與環境產生適應關係」1一方面,社會不斷教化自我,但另一方面,自我又能改變社會2。

廖文奎在《個人與共同體》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一書中指出,個人的思想來自於社會環境這個「共同體」;但由於個人有自由意志,因此同時也有改變共同體的可能,而歷史就是這個人與共同體之間的互動。3

此互動建基於兩種社會行為之對立:道德行為 (moral conduct) 與法律規範 (legality) 。道德行為,即發自內心之良知 (conscience) 。法律規範,即來自外部之規條。若法規有違良心,而又有人順良心而逆法規,這人就是帶領人民對抗不公的先鋒者,如孫中山。4

而在面對帝國主義這惡的世界「法規」之時,與之抗衡的就是「民族主義」。廖氏認為孫中山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旨在為弱國向列強追求「民族自決」,是為「公理對抗強權」之表現。廖氏在書中以四方面展示「公理對抗強權」之形式:自覺民族主義對抗領土貪婪帝國主義,真世界主義對抗帝國主義,道德主義對抗專制主義,及文化主義對抗蒙昧主義。特別是第四個子題,廖氏提出中國傳統道德之「王道」思想,重「濟弱扶傾」,恰與帝國主義之霸道對立5。這種對於中國文化的幻想,與新儒家基本無異,也成就了廖氏早年的中國民族主義思想。

初期思想:中國民族主義

廖文奎於《人生哲學之研究》進一步指出中國文化中「王道」之優越,認為中國傳統有「群我觀念」,「不特以中華民族為規模,並以天下人類為同胞焉」,以「化合其血統及文化」的方式統一天下6。所以中國的出路是「重固有之文化以恢復民族自信」並「迎頭趕上西洋文明以充實民族力量」7。方法上,對內要「克己合群」以「實現公理」8,對外用「三民主義」以平定天下9。前者「克己」即反貪腐,以禮正名,後者「三民」即行王道,以德施政。

二戰期間,廖氏大部分時間在上海避難。1945年8月廖氏在上海成立「台灣光復同志會」 (後稱台灣革新協會) ,11月發行《台灣月刊》,旨在協助國民政府收回台灣。他在《台灣月刊》創刊號寫道:中台人民同屬明朝遺民,但台灣長期受外族統治,身份認同上與中國存在隔閡,故中國當包容台灣之「特殊性」,接納其加入「大中國」10。

轉捩點:陳儀、魏道明與陳誠暴政

但光復後,在陳儀管治下,台灣人民不聊生。國民政府貪腐嚴重,操控地方選舉,司法不公,推行壟斷法,欺壓農民,以及中國人欺負台灣人等,引起台灣人不滿11。憤慨的廖氏就分別於1946年以法文寫下“Quo Vadis Formosa?” (台灣何處去?) ,及1947年以英文寫成 “Imperialism Vs. Nationalism of Formosa” (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台灣) 。前者收於《比較公民訓練》1947年再版,後者登於《密勒氏評論報》 (China Weekly Review) 1947年1月。

在<台灣何處去?>一文中,廖氏提出台灣未來的三種可能性:
1.將統一義大利的薩丁尼一樣成為統一中國的基地;
2.像阿爾薩斯洛林一樣被列強瓜分;或
3.像愛爾蘭一樣獨立。12

在<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台灣>,廖文奎更直斥陳儀政府為「派系帝國主義」 (factional imperialism) ,是來搶掠和佔領台灣的。如果國民政府不按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落實台灣自治,台灣人的中國民族主義將會變成台灣民族主義13。廖氏已暗示自己將要放棄「中國民族主義」了。

1947年1月8日,廖氏在《前鋒》雜誌於台北舉行的青年座談會上提出「台灣人的命運是可由台灣人決定的!14」二二八事件後,廖氏與胞弟向南京政府抗議,結果反被通緝。結果廖氏兄弟於1947、48年先後逃到香港,成立「台灣再解放聯盟」。但當時廖文奎仍未主張台獨,只在《台灣的出路》一小冊子中只提出「推翻蔣政權在台的反動政治」,建立台灣民主政府,當中國民主化後,再以公投加入「中國民主聯邦」15。直到與聯盟合作之中國民主同盟被國民政府解散後,1948年8月,解放聯盟才終於決定主張台灣獨立。

後期思想:台灣民族主義

1949年中共竊據中國,國民黨敗退台灣;接著1950年韓戰爆發。兵荒馬亂之際,廖文奎仍以英文寫成請願書Formosa Speaks (台灣講話) ,提前聯合國托管台灣,再容許台灣人公投獨立。但是作為政治抗議的Formosa Speaks,實證性描述太多,規範性論證欠奉。

首先,廖氏由歷史角度,將台灣分成七個時期:台灣抗荷 (1624~61) 、台灣明鄭 (1661~83) 、台灣反清 (1683~1895) 、台灣抗日 (1985~1945) 、台灣反陳儀 (1945~1947) 、台灣反魏道明 (1947~1949) 及台灣反陳誠 (1949~) 16。在這段長期對抗外來侵略者的歷史中,台灣民族意識就形成了;這也合乎廖氏「公理對抗強權」以及「個人與共同體互動」之思想:外敵入侵,我族反抗,「我」就形成於「敵我」之對立。特別是在台灣反陳儀之後,台灣人將矛頭直指本質腐敗的國民黨政權。1949年中共建政,國民黨實際只擁有台灣與福建省的幾個小島,卻「偽裝成中國」,以「中國」的名義治台,實為中國侵略台灣。此時,台灣民族主義與中國帝國主義之對立形成,台灣獨立是唯一出路17。

其次,在地理上,他論證台灣文化受到原住民及外來入侵者之影響,與中國根本不同。必須留意的是,早在廖氏早年之作品中,他所言之「民族」乃以文化定義,而非以血緣定義;中國民族之所以為中國民族,是因其「儒家」之「王道」,而非華裔之血統。然而,廖氏在Formosa Speaks仍有一敗筆之處,就是竟然提出了「台灣民族混血論」,以原住民及中國民族之無血緣關係論證台灣的獨立性,其實與廖氏原來的文化本為民族論根本矛盾。此外,廖氏又提及當時國際政經形勢云云,但已經完全與哲學無關,故略。

由是觀之,廖氏雖由中國民族主義轉變為台灣民族主義,但其哲學核心仍不變:社會行為主義、公理對抗強權論及民族主義。至於其思想變化之因由,基本可見,如廖氏之社會行為主義所言,是由於個人與共同體之互動,良心與法規之對立變化。但這種變化是否合理,就需要另外撰文深入討論了。

1顏貝瑜。<第三章:廖文奎的民族思想轉變>,《在本土認同與普世認同之間選擇–––從廖文奎到廖光生的中國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12年11月。
2張家銘。<George Hebert Mead>,《當代社會思想巨擘》。葉啟政主編。正中書局。
3 Liao, Wen Kwei. 1933.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ng Factors of Social Conduct.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pp. 1.
4 Ibid. pp. 2.
5 Ibid.
6廖文奎。《人生哲學之研究》。南京:大承出版社。1936年。頁83。
7同上,頁104。
8同上,頁107~111。
9同上,頁142~143。
10《台灣月刊》創刊號,1945年11月。上海:台灣革新協會。頁2。
11 Liao, Joshua W.K. (18th January 1947) “Imperialism vs. Nationalism in Formosa”.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104(7), pp. 191.
12張炎憲,<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二二八學術研討會文集》,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等編,台北:編者發行,1991,頁287。
13 Liao, Joshua W.K. “Imperialism vs. Nationalism in Formosa”.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pp. 193.
14吳叡人。<祖國的辯證:廖文奎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37,1999,頁84。
15張炎憲,<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二二八學術研討會文集》。頁297。
16 Liao, Joshua. Formosa Speaks. Hong Kong: Formosan League for Reemancipation. 1950.
17 Ibid. pp.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