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管局還是管廣局﹖

林保華
林保華

2007 年 2 月 1 日

香港廣播事務管理局(簡稱“廣管局”)最近對兩宗投訴作出裁決。令人啼笑皆非﹐人們不禁發出疑問﹐到底它是廣管局還是管廣局﹖也就是它管得太廣了。

這兩宗投訴﹐一個是無線電視台重播二十年前周潤發與鍾楚紅主演的電影“秋天的童話”﹐片中的周潤發扮演低下階層的“船頭尺”﹐因此出現“仆街”、“躝癱”等低俗的用詞而被若干觀眾投訴。一個是香港電台電視部拍攝的長壽節目“鏗鏘集”的“同志.戀人”﹐探討同性戀問題﹐被觀眾投訴“鼓吹接受同性戀”。

在眾多對廣管局的批評聲中﹐我都非常同意他們的觀點﹐但是有一位批評者的說法卻值得商榷。他說﹕“二十年前的電影,重播又重播後,到二○○七年的今天竟突然被指為‘極度惹人反感’?”雖然他頗為不解﹐我卻非常了解。因為你不能忽視這二十年中香港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是經歷了主權轉移﹐香港的主人已經不是開明的英國人﹐而是虛偽的共產黨。“上層建築”變了﹐意識形態怎麼會不變呢﹖吊詭的是﹐這些是“勞動人民”的語言﹐共產黨甚麼時候拋棄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而與他們為敵了﹖

作為最開放的華人社會﹐香港對同性戀一直持開放的態度﹐以前在媒體也常有探討﹐哪裡知道現在探討居然變成“鼓吹”了。由於“同志”是少數﹐因此在探討中多一點介紹他們的觀點﹐這是民主ABC中的尊重少數﹐居然變成“不平衡報導”。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斷袖分桃”、“龍陽之癖”﹐到了現代的共產黨﹐就虛偽到不認帳了﹖其實就是中共領導人中的毛澤東、高崗﹐不也有這種傳聞﹖當然﹐香港電台是愛國人士的眼中釘﹐他們借此鼓譟一番﹐政府的介入﹐也算一種表態吧﹖

共產黨注重對意識形態的控制﹐因此出現這些問題不必驚訝﹐香港的媒體人為保護香港的言論自由﹐也必然挺身而出﹐駁斥指責﹐不讓廣管局變為管廣局。當然也有人為政府辯護。例如最近台灣有一個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所舉辦的介紹香港的沙龍﹐台大新聞所張錦華教授提問,香港被中國吞併以後香港媒體“新聞箝制”的現象似乎更為顯著,令人憂心時﹐作為主講人的香港大學新聞傳媒中心主任陳婉瑩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相對於這十年來亞洲媒體新聞自由的普遍倒退,香港媒體倒退的情況相對較輕,除了來自中共的壓力,香港媒體受市場因素的影響甚至更為嚴重。”

這個回答雖然頗為技巧﹐但顯然也比較片面。例如鄭經翰與黃毓民的超高收聽率而被“封咪”﹐風波鬧得很大﹐怎麼可以說不是政治因素而是市場因素呢﹖至於亞洲國家﹐哪些是新聞自由倒退呢﹖新加坡本來就缺乏新聞自由﹐西方報刊常被禁﹐李光耀時代還比李顯龍時代厲害呢。至於亞洲人口第三的印尼﹐在一九九八年蘇哈托下台後﹐言論自由有了相當的進展。如果說倒退﹐中國在倒退﹐中國統治下的香港在倒退﹐中國的新聞出版總署在表演﹐香港廣管局也正在表演呢。如果說倒退的沒有那樣快﹐不是出於共產黨的善心﹐而是第一線媒體工作者的奮鬥﹐以及廣大民眾的呼聲。共產黨是新聞自由的天敵﹐對這點不可有糊塗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