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裡最深奧難解的一個字

陶傑
陶傑

2005 年 5 月 15 日

連戰去了中國,輪到宋楚瑜,雖然自稱「搭橋之旅」,因為「第一個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宋楚瑜是第二個,難免被視為平庸的反高潮。如果有點智慧,台北市長馬英九又豈能傻呼呼地爭當第三個?

宋楚瑜雖然在中國行之初,一日之內三提中華民國,但隨即遭到「滅聲」。在電視新聞中只見兩片嘴唇在振動,忽然淪為「默片」。「連宋之旅」收場得有點窩囊,因為放映機巧合地發生了一點點故障。

連戰拜祭了「中山陵」,宋楚瑜拜祭了「軒轅黃帝陵」。中國的墳墓,有等級的劃分:只有皇帝的墳墓才叫做「陵」;南京有「明孝陵」,北京有「十三陵」,連慈禧太后不是皇帝,死後葬身之地也稱「東陵」。在「陵」之下,聖人死後下葬之地叫做「林」。文武兩聖,文聖孔子,葬在曲阜,名為「孔林」;武聖關羽,葬身的地方有幾處,頭顱據說葬在西安,名為「關林」。聖人之下的武義文忠之士,葬身的地方或名「墳」、或名「墓」,如「岳王墳」和「於謙墓」。

孫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模仿美國的政治制度,以為實現了民主,做夢也沒有想到死後自己的墳墓變成了皇帝的「陵」。孫中山的繼任人如果了解「國父」的思想真諦,就不應該為孫中山蓋「陵」。美國的華盛頓沒有陵墓,林肯也最多只有一座紀念堂。連戰去南京,題字「中山美陵」,問題不在於其一手書法與李鵬有得比,也不在於「美」字有沒有少一橫,而是一個「陵」字,應非孫中山生前所願,「中山陵」這個名稱,既為台海兩岸的華人共同接受,則中國離真正的共和理想仍然遙遠。

至於「軒轅黃帝陵」,更只是「改革開放」下的一座「景點」。黃帝本來是神話人物,與蚩尤決戰於涿鹿,成王敗寇,如果涿鹿之戰打贏的是蚩尤,那麼宋楚瑜今天拜祭只會是「蚩尤陵」。黃帝與蚩尤的大戰,有點像英國詩人米爾頓的長詩《失樂園》記述的上帝與撒旦之戰。然而黃帝與蚩尤的戰爭,沒有耶和華與撒旦之戰的宗教的善惡衝突,只為了權力和領土。參拜黃帝陵,正顯示「中國統一大業」的困境:台海兩岸沒有道德或宗教的「最大公約數」,中山陵是一個錯誤,黃帝陵是一個虛妄,全球華人如果要以黃帝陵來建立認同,如同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德國等耶教文化的西方民主國家的領袖,雲集一堂,向一座「阿當夏娃廟」共同焚香獻花。

「中華文化統一中國」,問題是中華文化還剩下了甚麼?中國用簡體字,台灣用正體;中國、台灣、港澳和海外華人,都容納不下類似CNN一樣的華語跨國電視台。華文世界也曾經夢想與英語世界一樣同時擁有《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經濟學人》周刊,但模仿這些國際權威的華文時事周刊卻銷量有限,因為中台港澳和新加坡的政治制度、華文文字風格都不同。英語小說《哈利波特》和《達文西密碼》,從英、美、加拿大,到愛爾蘭和新西蘭,可以行銷一千萬冊,華文作品只有金庸可以做到跨海峽、跨國境,連《蘋果日報》的香港版和台灣版也互不相通。民主、自由、耶教、理性,就是整個英語世界的「最大文化公約數」,此一「公約數」在全球的華人世界之中並不存在。

連宋或許想退而求其次,只求「中華民國」這副招牌成為一個微弱的公約數,但由宋楚瑜的滅聲,此一訴求也極之困難。

因此,無論「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一邊一國」、「一中兩表」,到最新的甚麼「兩岸一中」,全世界的華人先應搞清楚「中」是甚麼:是中共、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文化?在華文之中,原來最難解的就是這個華人小孩在幼稚園就學會的「中」字,倉頡於地下,看見今天這個亂局,一個「中」字亦足以令鬼神同泣,此所以「中國統一」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