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官評論1979年中國入侵越南戰爭

        1979年2月17日,中共匪軍動用20-30萬人的兵力,在772英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在兩個星期的戰鬥中,中共匪軍雖然遭到頑強抵抗,但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里。同越南的這次衝突,給 中共評價自己軍隊的戰鬥力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自韓戰以來,中共匪軍還從未同一個現代化的、裝備精良的敵人發生過大的衝突。雖然中共宣佈對越作戰已達到戰略目的,但其領導層承認中共匪軍並不是完全成功的,並就怎樣進行現代戰爭取得了一些深刻教訓。

        中共承認,在歷時兩個星期戰鬥中傷亡20000人--這對於美國軍隊來說簡直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數字。顯然,中共的軍政領導認真地接受了在對越作戰中取得的教訓,並盡其所能下令行動起來彌補中共匪軍的缺陷。福州軍區政委江匪渭清在談到這次戰爭時說,它¡§比我們過去打過的任何一次戰爭都要更接近現代戰爭,就次而論,這是一次值得大力廣泛研究的寶貴經歷¡¨。

        下面我們根據中共匪軍在對越作戰中的五個主要方面,既理論、戰術、組織結構、裝備和訓練方面做一簡要分析。

        中共匪軍在1979年以前遵循的基本理論是打一場消耗的¡§人民戰爭¡¨,這在實質上是一套旨在誘敵深入,用遊擊戰術摧毀敵方戰鬥力的防禦理論。這一理論強調防禦和遊擊戰,致使中共匪軍無以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與現代化的、裝備精良的敵人抗衡。

  影響中共匪軍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支援快速運動長距離進攻作戰的後勤供應計畫或結構。在充滿敵意的越南,中共匪軍不可能靠生產來維持,民兵的後勤物資保障也跟不上需要。當作戰部隊遠離非機動的老百姓¡§支前¡¨組織時,後勤供應能力便迅速惡化。

  觀察家斷言,中共匪軍沒有將初期勝利的勢頭保持下去,其原因與其說限制衝突擴大的政治考慮,不如說是後勤供應不足所致。

  落後的後勤供應也是造成中共匪軍沒有發揮傳統的戰術優勢的原因--¡§沒能夠把輕裝步兵偷襲戰術與已證明有缺陷的後勤供應大隊結合起來。¡¨

  越南軍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中共匪軍戰術上的弱點。中共匪軍的戰術不但受到缺乏物資供應的限制,而且受到傳統理論的束縛。這一點在其傑出的步兵戰術中表現得最為突出。步兵的主要問題是阻礙了要求把步兵、裝甲兵、炮兵結合起來的現代化聯合兵種作戰的發展。關於中越戰爭的報導指出,中共匪軍曾嘗試發動一些聯合兵種進攻,但由於訓練、協調、後勤跟不上,終於沒能成功。這種失敗給中共匪軍在多兵種協同作戰方面上了寶貴一課。

  中共匪軍仍然依賴隊形密集的步兵,即用¡§人海戰術¡¨衝擊敵人的陣地。這種戰術在越南付出巨大代價:¡§在對越作戰的頭兩天裏,中共匪軍傷亡約20000--3000人。¡¨造成這樣損失的原因是越軍佔用炮火上的優勢。中共匪軍在越南學到¡§這條傳統軍事準則的真諦:缺乏機動性的密集隊形不可能輕易或迅速地到達戰爭的目標。¡¨

  這場戰爭還暴露了中共匪軍在組織上的弱點:缺乏聯合兵種部隊;高級參謀人員年紀較老化;指揮官沒有軍銜識別符號。上年紀的參謀軍官們不情願放棄他們信賴的防禦戰,正因為這樣,中共匪軍從未建立起進攻的理論。

  中共匪軍軍官沒有軍銜識別符號給中共匪軍在指揮和控制方面造成嚴重問題。他們認為,指揮官都是從本單位挑選出來的,容易辨認,根本沒有必要佩帶軍銜識別符號。然而,當指揮官在戰場陣亡後,來自其他單位的幹部代替了他們,作戰單位隨之在後來的戰鬥中開始解體,因為士兵根本不承認新來的陌生人是他們的長官,由此產生的混亂狀態是中共匪軍遭受傷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儘管中共匪軍難以實施領導,但一些觀察家還是堅持認為,妨礙他們在越南取得更大成功的因素是缺乏現代化的裝備。中共匪軍在對越作戰中使用的是50,60年代的技術和已被實踐證明不適用的蘇式裝備。中國同越南的這場戰爭表明了中國人在軍事技術上的落後程度。中共匪軍雖然能夠實現有限的目標,但¡§重武器裝備和用兵理論同越南人相比大為遜色¡¨。

   軍隊的指揮和控制方面的問題,如果不是由於靠不住的戰術通訊所引起的話,裝備的缺乏肯定更趨嚴重。同樣,中共匪軍後勤供應不足,機動性能差,可能與缺少運送軍需品和人員的卡車有關。假如中國人裝備有進行反擊所必需的現代化自行火炮或遠端大炮,越軍火炮造成的威脅無疑會大大減小。再者,缺乏同進攻部隊一起行動的機動防空系統,可能也曾使中 共的戰略選擇受到限制。中共匪軍似乎不願走出固定防空系統提供的保護傘之外---CSA-1(防空導彈)的斜線射程大約為50公里,因此,中共匪軍奉命進入越南不得超過這個限度恐怕並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