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2006年1月13日
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張鎮洪教授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稱,在現時華南地區發現人類化石數量太少的情況下,香港黃地峒遺址作為位於五嶺以南第一個被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加工場,其石器密度之高、種類之豐富及加工技術之全面,將為現代華人起源研究提供實物證據。他認為,嶺南地區可能不僅僅是一個橋樑地帶和中轉站,同時也是現代華人起源的輻射中心。
近年,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學研究所教授諸家詁領銜完成了《華人社群的遺傳關係》,研究結果認為「源自非洲的現代人構成了目前亞洲人口基因庫的主體」,現代華人的祖先大約在四萬到六萬年前,從非洲出發向東經印度洋取道東南亞進入華南地區。這一新觀點致使原科學界所公認的華人自北京中國猿人和其他古人類類型進化而 來的傳統觀點遇到了嚴峻的挑戰。
遺址規模大石器豐富
由於這「華人非洲起源說」是立足於現代人群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等遺傳物質突變速率推算所得出的假說,這一 遺傳學證據並非直觀而被科學界稱其為「軟材料」,還需要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和古人類學的實物證據(「硬材料 」)來作進一步的檢驗。張鎮洪說,看來目前考古的關鍵地區,不是在華北的黃河流域而是在先前認為舊石器發展脈絡不清的華南地區,這是現代智人首選從東南亞進入中國大陸的第一站。
張鎮洪稱,雖然目前已在華南地區發現了馬壩人、柳江人和資陽人、桐梓人等早期和晚期智人化石的材料,可惜 其數量太少,以它們來檢驗「華人非洲起源說」顯然顯得單薄。但是,今次香港西貢深湧黃地峒遺址,作為位於五嶺以南第一個被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四萬年前)石器加工場,其規模之大、石器密度之高及種類之豐富,加上較全面的系統加工技術,有望為華人起源研究打開一個新局面。
據透露,香港黃地峒遺址已引起中國研究人類起源的權威、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的極大興趣,並親臨現場考察 。吳認為該遺址研究價值巨大,將為其人類起源研究提供大量的實物證據。
非洲起源說似有證據
據考證,黃地峒遺址表採和出土的打製石器具有華南舊石器中、晚期,甚至有新石器時代早期技術所具有的特點 ,完全有別於嶺南其他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存在的那一套礫石石器技術。此外,使用勒瓦婁技術的石核和石片,類似蘇門搭勒式的石核,這說明該遺址的石器技術與東南亞有一定關係。
張鎮洪指出,在黃地峒遺址出土的器物中,手斧佔有一定比例。而目前嶺南地區與東南亞的舊石器遺址都較多地發現了這類石器。手斧作為西方舊石器文化時代的一個特徵與典型器物,卻出現在東南亞與華南地區,這是否意味著西方尤其是非洲地區古人類曾進入東南亞並北上華南地區,值得深入研究,有可能為「華人非洲起源說」提供實物證據。
張鎮洪認為,受黃地峒遺址發現和研究的啟發,類似和相關的文化遺址將會在周邊地區像雨後春筍般湧現。通過這些文化遺址將可以了解古人的活動情況,他們的石器技術、生存方式和意識形態上的細節,尋找和非洲及中東 地區類似的舊石器工具與加工技術,尤其是關注五六萬年前可能發生過重大的轉變和過渡。
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張鎮洪教授指出,黃地峒遺址作為一個樣板,啟發性很大。「凡是相類似的環境 ,存在可打製石器原料的地方,均有希望尋找到類似和相關的的文化遺址」。今後,在東南沿海港灣、珠江主支流等周邊地區尋找黃地峒遺址舊石器的「前輩」以及其「兄弟」或「堂兄弟」,將是嶺南考古界較長期的主攻方向。
張鎮洪強調,考古發現最重要是「新」,將歷史鏈條中所缺的環補上並串聯起來;而黃地峒遺址的發現,正好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文化之歷史空白,完全能申請成為二○○六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