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1日 瑪倫
看到林保華先生在《本土新聞》的文章,文末說「要避免港獨的壯大,唯有靠中國接受普世價值進行自身的改革,別無其他辦法。」
普世價值並非萬能丹
香港民主派乃至中國自由派都認為,中國和香港、 台灣等地的矛盾,源自巨大差異的價值觀念,但問題在於,所謂普世價值,例如民主、 自由、 法治等,不過是現代政治最基本的條件,如果說中國擁抱普世價值,港台人心便能回歸的講法太過誇張,上述元素並非構成一國的充分條件。
中國人的心態總是把普世價值和中國一統掛勾,即民主統一的思想,多多少少把其變成一種政治工具,無法肯定他們是否真心相信捍衛此等價值,抑或像中國吞併香港後撕毀政治承諾,中國吃掉台灣領土得手後,反臉以多數暴政打壓港台等地本土居民不是奇談。 中國邊疆狀態漸趨惡化,中國政府以反恐之名鎮壓肅清,中國人大多贊同當局手段,絲毫不反省民族政策的紕漏,沒有政治和解的念頭,一味強硬對付少數民族,就算中國擁有民主之類的普世價值,也會採取同樣政策,中國體制變更與否,似乎分別不大。
近年香港年青人開始注意問題癥結,民主中國能夠逆轉離心離德頗成疑問。 加上漢人企圖保護邊疆利益,猜忌少數民族割據一方,在資源權力分配上讓步空間不多,又會引起新一輪民族衝突,這種推論合情合理。香港人習慣以價值論、制度論批判中國,覺得民主中國民主香港是化解中港矛盾的招數,根本就是不得其法,虛無飄渺的普世價值,不可能代替切身實在的本土利益,終需和中國攤牌。
歸咎中共是大盲點
況且一國之組成,普世價值之外,還有次一級文化歷史之類的考量,港台脫離中國多年,本身發展獨特文化,和中國本土愈行愈遠,不要說中國,連廣東+英國的香港味和閩南+日本的台灣味,兩者處事方式迴異,香港人到台灣也可能水土不服,非普世價值所能力逮,那些叫囂香港「回歸」民主中華民國,實和笨蛋無疑,港台勉強合併,最終只會破壞兩地得來不易的友好關係。
不止是「表面」文化。 中國人權律師滕彪於《新新聞》指出:「歸咎中共是一個盲點,港台新一代文化不認同中國」,是一句連香港民主派也無法接受的大實話,泛民單純覺得推翻中共,建立民主,兩岸三地便言歸於好,不,香港台灣和中國交往,實在有太多不愉快經歷,不論是政權還是人民作風,都令兩地的中國印象蒙上揮之不去的陰影,導致一去無回頭,造就另一種深層文化——「國家認同」,於我們年青世代出現急劇轉變。
被欺壓者的國家認同改變
中國人的國家認同,多以「國富民強」等濃厚古老帝國色彩為主,老一輩香港人深信此道,是因為他們沒有遭到中國人壓迫,幸運地在英國政府護蔭下沉醉於大中華主義夢。 部份泛民將本土主義的崛起,歸咎中共對香港的獨裁統治,是推論錯誤,十幾年來泛民左翼本身就沒有支持本土主義傾向。
本土主義成長關鍵,是年青人眼看香港慘被中國及中國人欺侮,不禁反思上一代所灌輸的中國國家認同,什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放諸現實盡皆狗屁,中國人就是無情對待香港人,自然而然產生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和他們同處一個國家?新世代沒有上一代深刻的中國情感,國家認同容易動搖,這就是本土主義的終極底蘊,雖然未至於主張港獨,但對於國家想像大大不同,取求存而棄富強,而這是遠遠超越政治體制的範疇,這也是香港年輕世代的「天然成份」。
且看香港大學《學苑》〈香港命運,民族自決〉期刊的文章調查,屢屢質疑既有民族國家的觀念,以「香港民族」取代梁啟超百餘年前的「中華民族」,就是對國家認同的質變裂變。
一三年,支聯會「愛國愛民」口號搞到天下大亂,泛民完全不了解年輕人的思維,中國在這群人的心目中已經變味,中共如此,中國人也如此,再說「中共不等於中國」,試圖為中國解圍,是講大話唔眨眼,兩者一丘之駱,廿五年人事全非,八九年可以講,一三年卻行不通。
民主中國不是香港的歸宿 因此香港人心永不回歸
保守陳舊的大中華派,其理論偏頗狹窄,觀念一成不變,無法衍生有關層面的覺悟思考,沒有知識力量應對年青人的挑戰,還在表演口誅筆伐中共,對中國人綏靖不息的老把戲,強姦當融合,以為都是制度惹禍。 反問一下,中國民主後,同一批中國人會選出什麼貨色對待香港?結果就是nothing has changed。 民主獨裁不過是政治領袖產生辦法不同,前者沒有包含改善近鄰關係的功能,中國人的天性,手裡巧取豪奪,心裡天朝至上,是千年文化基因所註定。中國民主後香港一樣要面對今日的困境,筆者很明確指出「民主中國不是香港的歸宿」,因此香港人心永不回歸。
香港幾十年的大中華民主運動, 充其量是亂投藥石,集體恐慌下無事找事做,拒絕認清中國本質,幻想民主中國的美好,殘酷現實帶來反噬更加可怕,對香港對中國都不是好事。泛民民主不成,民生不成,在不切實際的大中華仙境浪費自己和香港人的時間。年青人對民主中國夢的破滅,與中國貌合神離, 甚至培養出香港國家認同,和彼岸台灣呼應,似為歷史之必然。既然香港接受中國統治是死路一條,我們香港人不如獨立建國,讓我們香港人和我們的下一代有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