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赦:香港人權2016倒退至回歸後最差水平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7年1月12日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香港分會發表2016年人權報告,主席碧華依認為,香港整體人權狀況已倒退至回歸以來最差水平,如果下屆特首未能積極回應公民社會訴求,情況將持續惡化。人權報告羅列去年各項在本港發生的人權事件,包括銅鑼灣書店風波、人大主動釋法取消議員資格等。

報告指出,去年初銅鑼灣書店李波失蹤,再離奇在內地電視節目認錯,令人擔心香港人在境內的人身安全,及是否仍可在免於恐懼的情況下自由表達意見。年底人大主動釋法取消民選立法會議員資格,則令香港司法體制獨立蒙上陰影;政府更三番四次提及退出《禁止酷刑公約》,均令人憂慮政府是想保障市民權利,抑或只想鞏固自己權力。

報告進一步指出,和平集會權利亦倒退,法庭裁定佔領運動學生領袖被判社會服務令或緩刑,律政司卻提出覆核,要求改判即時監禁。去年初旺角騷亂,警察向天開槍被質疑不符使用武器原則,有被捕者指落口供、簽文件前未獲見律師。

新聞自由及表達自由方面亦見倒退跡象,例如ViuTV抽起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和前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的節目;明報刊出“巴拿馬文件”報道後,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突遭辭退;5月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記者完全無提問機會;網媒仍未能進入政府總部等地方採訪等。

報告並顯示,多個課程改革諮詢建議亦因刪除“公民參與”、不提國際人權標準等,涉矮化人權、公民意識。康橋之家性侵事件,被告獲撤控,亦揭示法例改革緩慢,未能與時並進保障性暴力受害者。碧華依呼籲市民堅守人權底線,促請特區政府確保司法獨立平等、保障人權,尊重及保證表達自由,和積極推動人權及公民教育。

另一方面,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早前向港府提出多項建議措施,包括追究警方在雨傘運動濫用武力,要求港府上月9日交代執行措施的進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上月將有關報告呈交中國,但限期至今過了一個月,聯合國仍未收到報告,意味中國扣起報告逾月。

中國是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的簽署成員國,香港須定期向禁止酷刑委員會彙報公約實施狀況。委員會前年就香港的彙報發出書面回應,關注監警會無獨立調查權,又提及2014年7月1日預演佔中和雨傘運動。委員會持續接獲報告稱警方在運動期間對示威者過度使用催淚彈、警棍和胡椒噴霧,涉及1300多人遭暴力對待、500人入院,促港府獨立調查對示威者過度使用武力的警員和反佔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