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爲甚麼要紀念「抗戰勝利」? |
在所謂「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之際,中國「抗戰」史觀出現微妙變化。過去被中共指為「不抵抗」的蔣介石及國民黨軍隊,已在大量的中國媒體中以正面形象出現,從肯定國民黨「正面戰場貢獻」的《國殤》,到電影《血戰台兒莊》、《鐵血昆侖關》,都肯定國民黨軍隊抗日的事實;一些地方的所謂「抗戰」紀念館以強烈的「鄉情」取代官方口徑的「國情」,大量宣傳國民黨部隊的正面貢獻。
「抗戰牌」是北京政權對抗港獨的統戰手段
在台奸連戰(國民黨)、宋楚瑜(親民黨)及郁慕明(新黨)相繼赴京叩頭之後,中國對港對台部門為了對香港人及臺灣人統戰,也瞭解「抗戰牌」是統戰的重要手段,在某個程度內還原歷史,讓蔣介石的形象從國共之爭鹹魚翻生。
但更重要的是港獨的出現及台獨的興起,使國民黨在所謂「抗戰」的歷史地位更具有現實的政治意義。美國退役將軍陳納德的「飛虎隊」率領志願空軍赴華助戰;美國史迪威將軍與國民黨將領孫立人合作在印緬戰區對抗日軍;以及蔣介石在開羅會議與邱吉爾、羅斯福並列於國際舞臺,都是今日北京政權企圖反擊港獨台獨及美日台圍堵中國可以借題發揮的歷史事件。
長期淡化國民黨軍隊的戰績
長期以來,中共強調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戰」,即使有個別國民黨部隊「抗戰」也是受了共產黨的「感召」。過去整整三十年的「抗戰」史教育中,中國民眾知道的是毛主席在延安領導全國「抗戰」;八路軍活躍于華北,新四軍縱橫于蘇、皖;地道戰、遊擊戰、宣傳戰、大生產等等,這些名詞都是耳熟能詳的。至於正面戰場則往往隻字不提,或者以負面的角度描繪國民黨部隊節節敗退。
正面戰場的史實會凸顯出國民黨的抗日形象,而共產黨革命的正當性正建立在國民黨的軟弱與腐敗不仁,兩者之間有矛盾。邏輯上,前者的強化會造成後者的弱化,從而削弱了共產黨的權力基礎,因此必須受到限制。
不過,歷史也有難以割斷的延續性,過去改朝換代歷史中也存在一種必然現象,即新朝一開始均以革命者自居,將舊朝人士貶為逆賊,不過三代人以後,新朝又會以舊朝的繼承者自居,宣揚其光榮的功績。理由是,新朝初立,根基不穩,舊朝思維依然活躍,因此必須強力否定舊朝的任何正當性,藉以鎮壓舊朝遺老遺少,等到八十年、一百年後,新朝統治穩固,舊朝遺緒消失殆盡,為了深耕典章制度以求長治久安,新朝必須將自己設定為某種歷史道統的繼承者,以再創「萬世盛德」。
今天蔣介石為何能在中國「抗戰」史中鹹魚翻生?
就今天的中國而言,共產黨最終無可避免要提升蔣介石、宋美齡在「抗戰」中的地位,尤其宣揚飛虎隊的重要貢獻以及證明「開羅會議」中蔣介石建議中國併吞台灣,否則將無以繼承中美兩國的歷史關係,以及在今天對抗港獨與臺獨。這就是新政權由「革命者」向「繼承者」轉化的內在歷史邏輯。
儘管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蔣介石一連串政治與經濟的失策,使得共產黨的革命迅速壯大,最終以武力把國民黨政權趕出中國,但這並無法改變「抗戰」史實以及蔣介石作為全中國抗日領導人的地位。尤其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透過同盟國的密切合作,蔣介石更代表了中國的形象躍升為世界級的人物,一九四三年初「中美新約」、「中英新約」的簽定,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解決了租界問題,一九四三年「開羅會議」提議中國併吞臺灣及澎湖,乃至參與成立聯合國,使得中國成為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參與戰後國際新秩序的主導工作。這每一個影響中國至深的國際事件中,都可看見蔣介石鮮明的身影。事實上,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得以發揮影響力的最大國際舞臺聯合國,以及據以妄想併吞台灣的「開羅宣言」,都是建立在蔣介石的「政績」上。